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222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momo1商品關鍵字 【財神小舖】六字箴言銅錢小吊飾-兩組四入



文章標籤

vlv31jd99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校園改造的實例越來越常見,像是新北市崇德國小最近完成教室改造,讓孩子重新愛上學習,甚至捨不得離開教室。政大教育系教授秦夢群認為,讓孩子參與教室設計是很有意義的作法,孩子不但能參與討論,還學會分工合作。他指出,美感空間營造不僅單純是一種遊戲,學生透過空間再組、色彩運用,都能夠學到邏輯與排列組合等觀念,在學習數學及美術等學科上皆有幫助。談到一般傳統學校,許多人心中浮現的畫面都是死氣沉沉的牆面、對高矮胖瘦學生一視同仁的課桌椅,鮮少人會聯想到空間營造也能是啟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契機。根據英國《Monocle》雜誌出版的書籍《美好生活提案》中提到,「教師是教育的靈魂人物,而學校的建物本身,卻是提升教育品質不可或缺的關鍵。」傳統教室示意圖。圖/Ingimage 分享 facebook 政大教育系教授秦夢群表示,美感教育從教材灌輸給孩子,可能太過抽象或理念化,乾脆讓孩子動手做,更有充實感,學到的邏輯觀念、色彩調配及空間布置等經驗更能深植孩子心中。面臨少子化的時代,他很鼓勵老師都能投入教室改造,尤其是偏鄉的空間寬廣,學生數少,可改造的空間更多,有助於幫助孩子多元學習。其實改造教室的作法,在西方國家已行之有年。例如德國及芬蘭很早就有「以環境啟發人心」的教育概念,並且融入不少大自然元素,像是教改理念領先全球的芬蘭,學校大多使用自然建材,在教室引入自然光擺脫沉悶感,並且在學生桌椅和書櫃等動線規劃上,都細心考量到使用者的需求,減輕學生對環境的束縛感。德國也有不少校園的教室鋪上橡木地板,讓孩子感受輕鬆氛圍。而向來講求禮貌與秩序的日本,還有建築師藉由觀察幼兒的遊戲行為,設計宛如童話故事中的樹屋,保留可藏匿的空間讓孩子探索,據日本學者觀察,從小在自然建材校舍中學習的孩子,易受到木頭的溫暖特質感染,比起在水泥校舍長大的小孩,更有活力與創造力。秦夢群指出,台灣傳統的教室設計過於呆版,老師站在講台上,學生在下面排排坐,感受不到自己的角色。在空間經過調整後,學生可圍繞老師席地而坐,不但拉近了學生與老師的距離,還能刺激學生勇於表達感受,這就是一種透過空間營造學習氛圍的教育方式,學生體認到自己是學習共同體中的一員,就會更樂於參與課堂的內容。「教室布置最重要的是讓每個人參與!」他指出,老師可鼓勵學生互相幫忙,而不是自己一個人完成,包含參與設計的過程都能採納學生的創意,讓學生感受被重視與成就感。對於小學美感經驗如何培養?他認為,布置教室的確是一種很好的方式,但對於新手老師來說可能太辛苦,這時不如多善用學校既有的活動,例如上美術或藝能課時,老師就和學生一起改造布告欄,都勝過單純只教孩子在紙上彩繪。政大教育系教授秦夢群認為,讓孩子參與教室設計,不但能學會分工合作,還能耳濡目染學習美感教育。圖/新北市崇德國小老師黃國平提供 分享 facebook


vlv31jd99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